在藝術(shù)思考和寫作的職業(yè)生涯中,評論家馬丁·蓋福德走遍了世界各地,既去看藝術(shù)作品,也去見藝術(shù)家。 蓋福德最初為英國廣播公司(BBC)廣播寫了一些文章,本書在這些文章的基礎(chǔ)上寫就,深入探討了文化旅游的概念,并分享了他在旅行的過程對藝術(shù)的觀點與理解。書中談及羅馬尼亞的無盡之柱、法國的史前洞穴藝術(shù)、日本直島的博物館島、冰島的羅尼· 霍恩作品展等。此外,在旅程中,作者與藝術(shù)家相約相會,他們在巴黎、紐約、威尼斯等地交談采訪,談?wù)摫舜藢τ谒囆g(shù)的看法。
馬丁·蓋福特是一位藝術(shù)評論家、作家和博物館館長。在發(fā)表本書前他著有《藍圍巾男人》等作品。他曾擔任過《旁觀者》和《星期日電訊報》的藝術(shù)評論專欄作者,現(xiàn)在他是《布隆姆伯格新聞》的資深藝術(shù)評論家。
引言 1
親身體驗,勝于一切
1 漫漫車程:開往布朗庫西的《無盡之柱》 7
2 舞王的國度 16
3 拜會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28
古往今來
4 克魯馬努的白天(和黑夜) 39
5 珍妮·薩維爾:浪花飛濺的瞬間 48
6 西斯廷教堂:審判與啟示 59
7 珍妮·霍爾澤與達·芬奇的《抱銀貂的女子》 70
藝術(shù)與風景
8 羅尼·霍恩:變化無常的冰島天氣 83
9 得克薩斯州馬爾法的極簡主義 92
10 安塞爾姆·基弗的地下王國 102
一路向東
11 和吉爾伯特與喬治在北京 113
12 直島:現(xiàn)代主義的金銀島 125
13 于中華山岳間遨游 134
快觀慢賞
14 亨利·卡蒂?!剂兴桑荷暮穸?145
15 埃爾斯沃思·凱利:孕育雙眼 155
16 羅伯特·弗蘭克:永恒的變化 165
機緣與必然
17 格哈德·里希特:機緣左右著我 177
18 羅伯特·勞森伯格:電梯里的海龜 189
19 覓跡尋蹤:洛倫佐·洛托 200
致謝 212
原版書圖片索引 214
原版書索引 218
引言:藝術(shù)評論家克萊蒙特?格林伯格曾坦言他的工作就是向世人展示他的成長歷程。某種程度而言,對于大多數(shù)終其一生沉迷寫作的人,包括我在內(nèi),其實都是如此。因此本書所講述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以片段的方式呈現(xiàn)了我過去 25 年間求索的經(jīng)歷。
“馬丁·蓋福特可以和藝術(shù)家們保持幾十年的聯(lián)系和交流,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p/>
——英國《衛(wèi)報》
凡是藝術(shù),唯有親身體驗,方能有所領(lǐng)悟,這是作家、藝術(shù)評論家和藝術(shù)朝圣者馬丁·蓋福特的藝術(shù)追尋之旅。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羅馬尼亞看布朗庫西的《無盡之柱》,去日本直島看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去美國得克薩斯看賈德的極簡主義作品,去冰島西北部看羅尼·霍恩的裝置藝術(shù),去法國巴雅克看安瑟爾姆·基弗非凡的“地下世界”,拜訪在紐約的羅伯特·勞森伯格,拜訪在威尼斯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拜訪在巴黎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通過這些旅程,我們可以更真切地了解藝術(shù)家是如何創(chuàng)作、如何看待自己作品的。
1 漫漫車程:開往布朗庫西的《無盡之柱》 “羅馬尼亞的一切都很慢”,司機帕維爾有些無奈地告訴我們。 他說得一點兒也不夸張。帕維爾載著我和妻子約瑟芬從錫比烏去 特爾古日烏看雕塑,全程約 240 千米。帕維爾說有兩條路可以選, 一條距離長但耗時短…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