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福利大片二区_97视频久久人人_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_午夜一级毛片福利视频

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美術給予我的
一位出版家与出版结缘的成长史,一部了解中国书籍装帧历程的发展史……
ISBN: 9787559857293

出版時間:2023-04-01

定  價:78.00

作  者:汪家明 著

責  編:吴义红
所屬板塊: 文学出版

圖書分類: 中国现当代随笔

讀者對象: 大众

上架建議: 文学?散文
裝幀: 平装

開本: 32

字數: 106 (千字)

頁數: 288
紙質書購買: 天貓 有贊
圖書簡介

作者少年時代的夢想是做一名畫家,對美術迷戀至深。他認為自己是通過繪畫進入各知識領域,從而奠定自己作為一個人、一個知識者的基礎。本書收錄了作者圍繞美術闡發(fā)的多篇小記,分四篇,第一篇收錄了作者少年時學畫、賞畫、收藏畫的經歷;第二篇介紹了歐洲版畫的發(fā)展以及馬約爾、麥綏萊勒、斯坦伯格等名家名品;第三篇介紹了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現代出版繁榮中魯迅先生對書籍設計的傾注與投入、同時代豐子愷的漫畫藝術,以及范用、寧成春等當代出版界大家對書籍裝幀設計的重視;第四篇介紹了中國小說插畫的發(fā)展,以及國內外的插畫名家。

作者簡介

汪家明,1953 年生于青島,1972 年入伍,在部隊文藝團體做美工(畫布景),1982 年畢業(yè)于曲阜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山東畫報出版社總編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副總編輯、副總經理,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策劃出版《老照片》《圖片中國百年史》《凱恩斯傳》《中國美術全集》(普及版)等圖書。著有《難忘的書與人》《難忘的書與插圖》《立盡梧桐影——豐子愷傳》等。

圖書目錄

題記:美術給予我的/3

——

畫夢重溫/13

跟王遵義老師學畫/84

三次與張光宇“同行”/92

爾喬的畫與病/104

紙上精靈——曾經的漫畫明星們/113

——

歐洲版畫小識/125

馬約爾:現代的古典主義至上者/138

麥綏萊勒:沒有字的故事/147

斯坦伯格:用線條撫慰人生/156

——

魯迅時代的書籍設計/165

豐子愷:將書的內容精神翻譯為形狀與色彩/187

范用的“氣”/196

寧成春:守正新致/211

——

中國小說插圖的起起落落/219

難忘的插圖/226

艾肯伯格的插圖/240

《英國插畫師》小引/249

幸存的畫稿出版緣起/258

手頭一本《芥子園》/270

序言/前言/后記

題記:美術給予我的

少年時代,我的夢想是做畫家。還記得當時對美術的迷戀是多么深:拉斐爾的幾根線條、康斯太勃爾的幾塊顏色,就能使我心跳加快;周圍的世界,無論風景還是人物,在我眼中都變成了美術的對象,而不同于他(它)們原來的意義。長大后我如愿以償,考入部隊文藝團體,成為一名舞臺美術人員;從中習得的手藝、打下的美術基礎,給我?guī)砹藷o數的好處。

我一向認為,人們認識外部世界,可以有各種途徑。不夸張地說,我是通過美術進入社會和人生的。我因為學畫,而學習光的原理、透視原理、色彩原理,從而懂得太陽、空氣和大地萬物的關系;因為仰慕古今中外各代名畫家,而去了解這些畫家的生平及他們所處的時代和歷史;因為畫寫生,而細致觀察風景、人物,努力體會它或他的個性和感情;因為創(chuàng)作主題畫,而關心并鉆研社會生活和文學、哲學……總之,通過繪畫進入各知識領域,從而奠定自己作為一個人、一個知識者的基礎。何況,我是通過美術才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后來陰差陽錯進入出版界,美術更是在我的工作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比如,在山東畫報出版社策劃《老照片》;在三聯(lián)書店主管書籍設計,策劃《視覺中國叢書》《細節(jié)閱讀系列》;在人民美術出版社,策劃《經典連環(huán)畫原稿原寸系列》、編輯《小艾,爸爸特別特別地想你》……細想一想,沒有美術基礎,完成這些工作還真不太可能。除了這些具體的選題,對于圖書的整體把握,包括氣質、感覺以及色彩、開本、紙張、印裝等,其實對于做編輯工作的人,也許更重要。前輩典范俱在:魯迅先生設計書籍,推動版畫運動,編輯出版大量美術作品,關心書籍插圖;范用先生設計的圖書多達百種,形成了讀書人喜愛的、有著獨特書卷氣的“三聯(lián)風格”。兩位先生都不是專業(yè)美術工作者,但都是從小熱愛美術,進而愛美,把“美”帶進出版,賦予他們經手的每一本書,并通過這些書籍惠及無數讀者,影響了中國的出版事業(yè)。

由此推之,一個懂得美術的作家,一個懂得美術的音樂家,乃至一個懂得美術的科學家、哲學家、企業(yè)家、導演、教師、家長……是很不一樣的。僅就作家而言,王維、蘇軾、徐渭、魯迅、聞一多、傅雷、汪曾祺,這樣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們的文字之所以美妙,他們的意見之所以獨特,甚至他們之所以是“他們”,恐怕都與他們的美術特長無法分開。作為發(fā)掘、整理、加工和傳播文化的出版人、編輯,培育欣賞美、熱愛美、懂得美、追求美的素養(yǎng)和能力,應該說尤為重要,稱之為行業(yè)基本功之一,亦不為過。

編輯推薦

汪家明先生是美術編輯、出版大家,他的美術思想、審美觀念和人文情懷在這本隨筆集中得到了集中展現。作者少年時學畫、賞畫、收藏畫的經歷折射出時代的悲辛;他對外國著名畫家的評介體現出獨到的眼光;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中國美術出版的兩個黃金時代做了客觀的評析,給后世留下寶貴的經驗。文風平實樸素,專業(yè)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對推動美術走進大眾多有裨益。

精彩預覽

畫夢重溫

?小 引?

在我的書櫥里,有一個很大的牛皮紙信封,里面裝著幾十幅外國繪畫的印刷品:油畫、水彩、素描……大小不等,顯然是剪自陳舊的畫報和書籍,有的是題材重大的創(chuàng)作,有的是小說的插圖,顏色并不鮮艷,紙邊已經發(fā)黃,然而,我一如幾十年前那樣珍愛著它們。

幾十年……是的,最少也是二十多年以前了。1967年至1972年,在中國文化最為艱難、蕭條的六年里,少年的我卻以極大的狂熱愛上了繪畫,并且在一無教師、二無課本的情況下,夜以繼日、躊躇滿志地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作,所依賴的,只有一本描寫蘇聯(lián)少年藝術家柯理亞?季米特利葉夫的紀實小說和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或以物交換來的一幅幅繪畫印刷品。我畫速寫,畫素描,畫水彩,從母親那兒討得一點錢買油畫顏料、調色油、筆和油畫紙(也自制油畫布)畫油畫,但不管畫什么,開始時都是臨摹我手中的可憐的幾幅印刷品。有的印刷品不止臨了一遍。臨的畫用來送朋友或自己鑲起來,掛墻上自賞。曾經掛在父親房間里的一幅油畫《金色的秋天》,就是我十七歲時的摹品。在臨摹的基礎上,我求人制作了油畫箱,開始外出畫寫生,畫中山公園的“三號房”(凡青島畫畫兒的人都知道),畫八大關、火車站、銀杏林、法桐樹……但畫得最多的是海。海浪翻卷時那透明變動的暗影曾怎樣使我迷戀??!同樣,臨摹最多的一幅印刷品,是艾瓦佐夫斯基的《九級浪》……

就這樣,憑著傾情自學,以這些印刷品為師,我終于在十八歲那年成為專業(yè)畫家—畫舞臺布景,畫《平原作戰(zhàn)》,畫《劉胡蘭》……然而,繁重、枯燥的舞美工作扼殺了我的靈感和詩一般的激情,倒了胃口,加之一些別的原因,我對美術工作失去了興趣,但并未對藝術失去興趣。少年時代使我迷戀的一切,絲毫沒有失去魅力,它們完整地保存在我的那些印刷品里。盡管如今輕而易舉就可得到大量精美的印刷品,甚至有機會看到名畫原作,但卻不能取代這些陳舊的、褪色的印刷品。幾十年來,我一直珍藏著它們,經常翻看它們??梢圆豢鋸埖卣f,它們早已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今天,我再一次打開牛皮紙信封,一幅一幅地重溫少年夢……

1995年春

我珍藏的素描作品

(印刷品)

我珍藏的素描作品

(印刷品)

我收藏的《蘇聯(lián)畫報》中的一頁:

列維坦的《春汛》

我收藏的外國油畫

(印刷品,這樣的畫作卻能吸引我,

那時我有一種“藝術饑渴癥”。)

九級浪?

我那時叫它《第九個浪頭》。初學畫舞臺布景時,我到一個著名文工團的舞美隊學習了三個月,在那兒的資料室里第一次見到這幅畫。大概是20世紀50年代《蘇聯(lián)畫報》中的一頁,俄文說明,看不懂,所以我當時對它的作者、背景一無所知。我只是為畫中美麗朦朧的落日、洶涌翻騰富有節(jié)奏感的巨浪和復雜交織的光影營造出的宇宙感、神秘感而激動不已,對那些僅靠沉船桅桿掙扎的人倒沒什么感覺。我生在海濱城市,在海邊長大,對海的熱愛勝過一切。很難具體描繪這種情感。如果說,從“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課,到我參加工作的五年里,我有一半時間和生命消磨在海邊,是不過分的。常常是獨自一人,坐在海邊礁石上,畫寫生,或沉思。想了些什么?記不起了。有時夜晚也去。在海濱公園昏黃的燈光下長椅上,聽漆黑的海喘息著,令我感到說不出的親切,親切而惆悵。我寫生了各種各樣的海:平靜的,咆哮的;灰暗的,明亮的;早晨的,晚上的……我在海邊還結識了一位自詡為本市第一的海畫家,到他家看到了數十幅他的海畫,有的作品很大,巨浪滔天。我對他傾慕至極。此人姓任,有著憂郁的性格和非凡的自信。后來,他下鄉(xiāng)了,我工作了,再沒見面……

《第九個浪頭》使我對海的認識有了升華。與它相比,我所見過的所有的海畫都微不足道。文工團破舊黑暗無人管理的資料室,一時成為我心目中藝術的殿堂,只要有機會,我便廢寢忘食地待在里面,從櫥子頂上、桌子底下?lián)斐龊脦追鶋m封的印刷品。

艾瓦佐夫斯基:《九級浪》

后來,我臨摹了許多幅《第九個浪頭》送人。我漸漸找到一些資料,得知這幅畫的作者是俄羅斯畫家艾瓦佐夫斯基,他生于1817年,故于1900年,終生以畫海為業(yè)。他的海畫還得到普希金、格林卡和克雷洛夫的贊美?!兜诰艂€浪頭》作于1850年他三十三歲那年,一般翻譯為《九級浪》。

?路燈下的街道拐彎處?

深夜,古老德國的一條陋巷,空無一人。街道兩旁的樓房黑魆魆地立在那里,一扇扇窗戶像一個個黑洞。城市在沉睡,只有一盞樣式古老的路燈發(fā)著幽幽的光,照射著一個拱形的門和門下的臺階,泥濘的街道上依稀可辨車輪的碾痕……這是一幅畫于一百五十年前的素描,在1969年的嚴冬,它曾怎樣吸引著我!

人是環(huán)境造就的。若研究一下地貌、氣候、樹木和河流(海)乃至建筑對一個城市一個人的影響,結果一定很有趣。我們經常使用“故鄉(xiāng)”這個概念,這概念主要是以上述因素所組成。故鄉(xiāng)的景物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海;其次是那一座座外國式樣的房屋院落,也就是洋房別墅;第三是法桐和銀杏樹。對這些房屋的喜愛是怎樣培養(yǎng)起來的,難說清楚,反正,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有逛馬路“走迷路”的習慣,每次出現的陌生的洋樓,都能引起我的興趣。被稱為“萬國建筑群”的青島八大關,離我家不遠,更是常流連之處。從我家的后窗望出去,遠處有一座斜頂紅瓦的洋樓,洋樓的窗子很大,有時窗扇打開,可隱約看到窗內的盆花和倚窗而坐的少女;傍晚,窗內亮了燈,有人走到窗前拉閉輕薄的窗簾,燈光從簾后透過,朦朧著,屋內的一切更神秘。這個窗子就是我每天都要看的畫……這樣,有一天,大哥帶回一本《門采爾素描速寫集》,里面有許多德國老房子的畫,立刻吸引了我。在那個難忘的冬季,我一幅幅進行臨?。骸妒姓d大廳》《古老的房舍和街道》《圖林伯爵宮殿里的樓梯間》……后來,我以同樣的方法,走遍青島的大街小巷,尋找一個個美妙的樓棟,寫生。有一次我在好友李界平的陪同下(他總給我拿著小凳)畫張店路的夜景,被覺悟很高的巡邏人員疑為陰謀分子,因為他們實在不理解我干嗎要畫這些東西!

仔細想一下,那些破舊的老房子、昏暗的走廊、彎曲的樓梯、狹窄的街道到底有什么美感?我的愛好是否有些病態(tài)?可是,房子雖舊,但造型多變,其間經歷了和正在發(fā)生著一個個故事,它是凝固的歷史和文化;那每一扇窗、每一扇門后面都展示著令人好奇的未知的生活,它們激起了無知少年無盡的幻想……

在我的美術生涯中,第一個影響我,也是對我影響最大的畫家,就是這位德國19世紀初的門采爾。他生于1815年,與我?guī)缀跸喔魞蓚€世紀。他一生畫了大量素描,內容都是平民百姓、破房陋舍。我想,對民間風情的愛好,對樸素生活的愛好,對平凡事物中美的理解,對素描這門技藝的熱愛,都是門采爾賦予我的珍貴遺產。由此也可證明,藝術沒有國界,沒有代溝;真正的藝術雨露永不干涸,造福百代。

門采爾:《路燈下的街道拐彎處》

門采爾:《市政廳大廳內》

門采爾:《古老的房舍和街道》

?兩幅圣母圖?

在少年時代,假若有人問我最偉大的畫家是誰,我會回答:達?芬奇、倫勃朗;但若問我最喜愛的畫家是誰,我則回答:拉斐爾、門采爾、蘇里科夫。

拉斐爾是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三位大師之一,另兩位是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但拉斐爾只活到三十七歲,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卻各活到六十七歲和八十九歲。不知為什么,我自那時就形成了一個概念:達?芬奇是智慧的象征,米開朗琪羅是力量的象征,拉斐爾則是美的象征。

我第一次見到拉斐爾的作品,是一本小冊子《素描畫述要》中的附圖,三幅蘆稈筆畫,其中一幅是圣母和圣子的草圖,無論大人、孩子都畫得姿態(tài)優(yōu)美,五官秀麗,而且線條飄逸,柔如紗絲。不久我見到了油畫印刷品《椅上圣母》,這幅畫立刻奠定了拉斐爾在我心中的地位。這哪里是什么“圣母圖”?它與我見到的其他圣母圖不同,既無神壇,也不踏云,更無山川、瀑布、天使做背景,分明是一位年輕的媽媽摟著小寶寶坐在家中。衣著漂亮但并不顯華貴,面貌姣好但神情樸實,含有少女的羞意和好奇。和一般圣母圖不同,圖中“圣子”也穿著衣服。以后我又見到了另一幅拉斐爾油畫的印刷品—被稱為歐洲圣母像最優(yōu)秀作品的《西斯廷圣母》。這是一幅典型的圣母像,圣母腳踏祥云,云下有帶翅膀的小天使,但圣母的相貌仍舊是樸實的,與《椅上圣母》幾乎一模一樣,只是這位圣母眼中流露出的不是羞意,而是深深的憂郁。當我后來知道這位圣母的形象是按照拉斐爾的一位戀人的模樣畫的,就更感到親切。

拉斐爾:《圣母子草圖》

(選自《素描畫述要》)

拉斐爾:《椅上圣母》

這兩幅圣母圖均作于1514年,而我第一次見到它們的印刷品時,已是原作完成的四百五十多年以后了。我一直覺得,“拉斐爾”這名字十分好聽,帶有女性的氣息。當我從資料里看到拉斐爾的《自畫像》時,感到詫異:他果然秀美、柔弱,一如我的想象。不管怎么說,如今只要說起“拉斐爾”這三個字,就代表了美、樸素和溫柔。

拉斐爾:《自畫像》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