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篇名為《帶自閉癥兒子移居大理的單親媽媽,竟說自己很幸運》的文章爆紅網(wǎng)絡(luò),故事的主角正是本書作者戈婭和他的兒子。這本書講的也正是這個單親媽媽帶著自閉癥兒子共同成長、探尋生命意義的故事。本書書名為《看風(fēng)的孩子,謝謝你成全了我》,其中“看風(fēng)的孩子”指的就是作者患有自閉癥譜系的兒子火娃。說法源自某一天火娃認(rèn)真地看著窗外,作者問他看到了什么,火娃回復(fù)的是“看到風(fēng)了”——他看到的不是花、不是樹,而是風(fēng)。得知孩子患有自閉癥后,作者有過掙扎、痛苦、逃避,但最終,她選擇了踮起腳尖直面苦難,由此與孩子得以相互護持。作為一個媽媽,作者經(jīng)歷了非常多的育兒困境、親子矛盾、家庭變故,這些焦慮既是因為孩子的自閉癥,也可以從側(cè)面反映當(dāng)下大多數(shù)人尤其是廣大女性的育兒困境。作者從我和自己、我和孩子、我們和你們、我們和世界四個維度講到了廣大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會遇到的主要方面。同時,讀者從書里看不出一丁點的消極悲觀,相反,書里處處是幽默、滿滿的都是笑點。正是通過這種輕松有趣的筆觸、笑中帶淚的故事,作者不僅貢獻了如何在生活中帶領(lǐng)特殊孩子成長的具體方案,更探討了很多不僅在特殊家庭,而是在所有的家庭都會共同遇到的挑戰(zhàn),將為廣大在育兒焦慮中穿行的家長提供幫助。
戈婭,專欄作家,曾在重慶《新女報》做了11年的主編,出版過三本專欄合集:《愛是一場荒野求生》《你若不勇敢誰替你堅強(婚姻版)》《情意綿綿刀》。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目前帶著自閉癥兒子定居大理,實踐特殊治療教育。
第一章 我和自己:不管在哪里,都是和自己活在一起
千萬別叫我勵志媽媽
任何不一樣的生活,只是一個不一樣的日常
一切為了孩子?不,大人的需求才是應(yīng)該首先被滿足的
只有房間知道
“活在當(dāng)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未來的困難無法現(xiàn)在根除,但自信可以讓我們穿越無數(shù)黑夜
原生家庭:和解與重建
第二章 我和孩子:我做特殊媽媽的這些年
帶一個自閉癥的孩子是一種什么體驗
教育只能順勢而為,最終是孩子成全了大人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沒有小孩真的喜歡一個人待著吧
我們對孩子說的“不”太多了
孩子,我知道你想說什么
如何應(yīng)對孩子的“壞情緒”
你要明白:有些事孩子是真做不到
不嚴(yán)厲,則溫柔無意義
如何正確地“毆打”一個孩子
愛好真的可以培養(yǎng)嗎
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愛學(xué)習(xí)的
擔(dān)心是一種可怕的負(fù)能量
沒有“連接”的一切關(guān)系,都是虛無
變成孩子,才能進入孩子的奇妙世界
第三章 我們和你們:這些年,你們過得好嗎
那些只能自己穿越的黑暗通道
當(dāng)“大麻煩”降臨,“想得開”就夠了嗎
生而為人,你不需要“那么”抱歉
當(dāng)我們在談“堅強”的時候,證明我們已經(jīng)被消耗得很慘了
當(dāng)抱團取暖的時候,我們要警惕的事
給二胎媽媽們的幾個建議
第四章 我們和世界:世界是所有人的
法器一般的兒童
請不要輕率地給別的家長建議
不看輕也不看重,這樣就很好
如果總能看到美好,你的世界就是美好
接納他人的意義,是不懼怕成為“少數(shù)人”
自從遇到你,此后我愛上的所有人都很像你
一切教育的目標(biāo),都只是為了讓我們“生活”得更好
后記:一封寫給自閉癥兒子的信
附錄:治療教育筆記分享
查了一下,認(rèn)識戈婭原來是在 2007年,離現(xiàn)在足足有 11年了。
在這 11年里,我們只見過一次,但聯(lián)系一直沒斷,還真是緣分。
2007年是我生活最為不順的一年。那時的我在文藝雜志當(dāng)主編,靠寫情感專欄賺點外快。我一個朋友是開婚戀公司的,邀請我去重慶做活動,順便也散散心,就這樣,認(rèn)識了戈婭。
戈婭當(dāng)時是重慶最大的女性報紙情感版的主編,給我的最深印象是皮膚白得發(fā)光,而且性格反差很大,私下里見呢是個總笑瞇瞇又軟綿綿的小美女,場面上見呢則是那種能干、爽利、鎮(zhèn)得住場子的媒體精英。記得做完活動的那天晚上,我們在一家咖啡館里聊天,我想我之所以對戈婭能保持深刻的印象,就是因為這一次深夜聊天。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人的外表和內(nèi)在差距會這么大,一個長得這么漂亮的女孩待人會這么謙卑而小心,而且這也是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有女孩和我一樣,我們都有一個父母爭吵不休的童年,都有一個非常嚴(yán)厲令我們終生不敢撒嬌的母親,都在成年之后和原生家庭非常疏遠……而后來,我們倆都成了單親媽媽,逼不得已只能請父母過來幫忙帶孩子,一步一步去修復(fù)我們以為終身都不能愈合的傷疤,這當(dāng)然是后話。
總之,11年前的那一面之后,我們就像兩條軌道上的兩列火車再也沒有會過車,冒著突突的白煙,奔跑在不同的風(fēng)景里。她在重慶,我在廣州,我的主旋律是寫稿、寫稿、寫稿,而戈婭的主旋律則波瀾起伏得多。我先是知道她結(jié)婚了,后來知道她買房了,再后來是生孩子,孩子很可愛,然后又出書,事業(yè)生活兩得意……嗯,挺好,這不正是可愛的美女應(yīng)該得到的穩(wěn)穩(wěn)的幸福嗎?直到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她突然帶著孩子到了大理,而且居然是長居,這才問起她。她告訴我,她離婚了,也辭職了,孩子有自閉癥,所以她帶著孩子來大理,現(xiàn)在靠開微店和寫稿維生。
作為一個有生存焦慮癥的人,我僅僅從這幾句話里就知道景況有多么嚴(yán)峻,但我又知道我?guī)筒涣怂裁?,因為我自己也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我當(dāng)然知道一個人扛起生活的重?fù)?dān)有多么難,別人眼里的一分苦,我們會感受十分,別人可以一揮而逝的情緒,我們要花百倍的力氣去紓解和鎮(zhèn)壓……但最痛苦的是,你知道這些事只能你一個人扛。我根本都不敢想,如果我是一個自閉癥孩子的單親媽媽,我會怎么辦?是的,我連想都不敢,盡管我還常常在這些年里自詡自己是一個足夠堅強的人。
可以想象那是非常難的,但一直到我看了戈婭的這本書,才知道有多難。
這是一本特別真誠、特別樸實而又充滿力量的書。我除了詫異于她文字、智識的長足進步,也震動于她的真實、她的樂觀、她的從容——沒有太多怨氣,全然地?fù)肀c接受。那是一個靈魂擁有極大智慧的表征,但看過了書,還是心疼她:真難啊,沒想到這么難。對于我們這些媽媽來說,一個自閉癥孩子意味著什么呢?沒概念,但看了這本書,我有一點點明白了。
因為自閉癥,有些孩子被暴打,有些孩子被遺棄,有些孩子逼瘋了父母,但他們有什么辦法呢?有數(shù)據(jù)顯示每68個孩子當(dāng)中就有一個可能會遇此劫。每個自閉癥孩子,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感覺失調(diào),這讓他們很多事情都做不到。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沒有辦法向成人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即便有幸能夠表達,普通的成人也只會覺得:你在說謊,你就是不想做。
不被理解的孩子,是委屈、孤單的人,但身為自閉癥孩子的母親常常擁有雙倍的委屈和孤單。戈婭在書中描寫了一個總是大聲地責(zé)罵孩子的媽媽,她強制孩子做各種只有正常孩子才能做到的事?!翱墒怯幸惶?,我看見有一個人在這個媽媽又大聲責(zé)罵孩子的時候,溫柔地?fù)肀Я怂_@個媽媽當(dāng)時就哽咽了,是那種萬千委屈從喉嚨中滾過的哽咽。她說:‘我這些年……他爸爸又不管他……他爸爸又不管他……都是我的錯……都是我沒有教好……’當(dāng)時我的胸口一下子就痛了起來,我在瞬間一點兒都不討厭她了。我知道,她一定一定經(jīng)過我們不知道的‘這些年’。就像我們所有父母的‘這些年’一樣,充滿了太多說不出來的委屈、軟弱、絕望、悲涼……即便這本書有十多萬字,‘這些年’都依然欲語還休。”
真正的難是沒有辦法和別人訴說的,我們常常用里爾克的句子鼓勵自己,“有何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那時絕境之中唯一的辦法:生扛。你要真正接受一切,你要埋頭苦干,等待黎明的到來,同時,你還要做好準(zhǔn)備,黎明可能永遠不會來,但就算不來,你也打算干下去。所以,當(dāng)我看到戈婭以下的句子時,我深深為她震動,這是真正經(jīng)歷過苦難,而且扛下來的人才能說得出來的話:
“所以,并沒有什么‘想通’的‘醍醐灌頂’的時刻,總是會掙扎的,也總會有前進一步后退三步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我曾經(jīng)展示出來的特別愛孩子的朋友圈而感到自責(zé),我只是將這些復(fù)雜的時刻放進心里,看著它們一直向上生長,等著它們慢慢過去,以此自我療愈。
“這些年我認(rèn)識了非常多的家長,里面有很多有大智慧的人。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我覺得很棒的人,他們的‘想’都是長年累月、一點兒一點兒‘做’出來的?!搿且粋€經(jīng)過提煉的結(jié)果,‘做’才是過程。
“我覺得,只有當(dāng)我們意識不到堅強、堅持、努力、挺住等詞語的存在時嗎,才代表我們不再失衡。”
沒有人生來堅強,也沒有哪個媽媽天生就有所謂的人生智慧,那只是一場生存之戰(zhàn)。也許,這正是戈婭寫這本書的意義,她想分享,想幫助他人,想自我療愈,就像《七龍珠》最后一集里悟空說的,“我們之所以要奮力戰(zhàn)斗,是因為只有在戰(zhàn)斗里我們才會變得更強大”??刹皇菃?,即使當(dāng)了媽媽,我們也一點兒都不想強大,但當(dāng)生活需要我們不停地戰(zhàn)斗時,我們只能強大。我在這些文字里看到了一個嬌弱的都市女郎的成長,看到一個媽媽在經(jīng)歷各種育兒困境后的艱難選擇,漸漸成為一個生命的強者,成為一個懂得停下來,泡杯茶、看云的人。
那時愛穿漂亮裙子、愛買名牌,著急上火在名利場上比拼的女孩子可能一生都不會明白的道理。生命的真相不是裙子,不是名牌,不是愛情,不是事業(yè);生命的真相就是我們要一直朝著遠山進發(fā)?!斑h山不是目標(biāo)。遠山只是我們內(nèi)心存有的美好愿望,過程愉快就夠了。人生短短幾十年,我們要認(rèn)真努力地活著,但我們沒有必要讓自己,也讓孩子,就像‘我會活生生世世’那樣去‘太過認(rèn)真、太過努力’地”活著。不管對人對己,那樣的一生都太辛苦了,會有些浪費這一個體驗‘生’、體驗‘死’,體驗過程中星光滿天、草長鶯飛、花開花謝的機會吧?!?p/>
無論是做自己,還是做媽媽;無論以什么樣的方式到達遠山,或者不到達,愿我們不負(fù)此生。
★養(yǎng)育過程中,媽媽的需求一定要被首先滿足。讓我們養(yǎng)育孩子,療愈自己。
★帶自閉癥兒子移居大理的單親媽媽,深度分享如何戰(zhàn)勝育兒焦慮。
★從雜志主編到單親媽媽,從重慶到大理,看一個媽媽如何涅槃,如何實現(xiàn)自我成長。
★所有媽媽的一切不過是四個維度:我和自己、我和孩子、我們和你們、我們和世界,搞好四個維度,做有力量的媽媽!
★澳大利亞治療教育專家芭芭拉·鮑德溫、青年作家黃佟佟傾力推薦。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jì)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jì)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luò)出版服務(wù)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