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福利大片二区_97视频久久人人_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_午夜一级毛片福利视频

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黨史書談:閱讀與寫作的技藝
ISBN: 9787559838605

出版時間:2021-07-01

定  價:56.00

作  者:周良书 著

責  編:周本燕
所屬板塊: 高教出版

圖書分類: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裝幀: 平装

開本: 32

字數(shù): 250 (千字)

頁數(shù): 316
圖書簡介

黨史應如何閱讀?如何寫作?又如何將日常閱讀經驗與寫作有效結合起來?

本書主要講述黨史研究和學術訓練的方法,探討中共黨史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但更多關注的是由理論到實踐的環(huán)節(jié)——如何閱讀黨史,以及如何寫出一篇好的黨史文章。通過“文本閱讀”“學術訓練”“研究選題”“史料運用”和“立論方式”五個方面,系統(tǒng)探討黨史研究者必須認真修煉的基本功。行文盡量避免大而空的套話,讓讀者看到更多實際行動,使黨史研究真正“見之于行事”,使學術訓練變得更可操作。

作者簡介

周良書,法學博士,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共黨史研究。北京大釗學社副社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高校教學與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在《哲學研究》《歷史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140余篇。出版《中共高校黨建史(1921—1949)》、《鄧小平與中共歷史學》(合著)等多部著作。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怎樣閱讀

一、作始于讀

二、讀萬卷書

三、規(guī)劃讀書

四、閱讀之法

第二章 如何訓練

一、學術觀察

二、文字表達

三、邏輯思辨

四、歷史想象

第三章 過選題關

一、第一桶金

二、一般法則

三、重要事項

四、文章體裁

第四章 過史料關

一、史料源流

二、史料集成

三、解讀方法

四、運用細則

第五章 確立論說

一、研究范式

二、論從史出

三、史論結合

四、夾敘夾議

附錄一:黨史學是歷史學——訪張靜如先生

附錄二:先師三記——懷念我的恩師張靜如先生

參考文獻

后記

序言/前言/后記

自序

我出版這部書,本無須什么解說。何況不少內容還是先前的論文,且已在刊物上發(fā)表過。 這些文字雖長短不齊,深淺不一,但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一貫的,因此尚可匯集成冊。然而即便如此,為了體例完整和閱讀便利,還是要做大量刪繁就簡的工作,還是要補充許多難以回避的內容。 現(xiàn)在看來,我對于中共黨史研究的一些認識和想法,大多集中在這里邊了,所以就題名曰“黨史書談”。此外,為了防止閑談,不著邊際,又取個副標題,稍作限制,叫“閱讀與寫作的技藝”。

本書主要講述黨史研究和學術訓練的方法論,雖也探討中共黨史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但更多關注的是由理論到實踐的環(huán)節(jié)。從具體內容看,本書主要涉及“文本閱讀”“學術訓練”“研究選題”“史料運用”和“立論方式”五個方面。我以為,這恰是我們黨史研究者必須認真修煉的基本功。

第一項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因為前者是輸入,后者是產出,沒有輸入,何談產出?因此我們黨史研究者,不僅要立志讀書、放眼讀書,而且還要善于讀書、規(guī)劃讀書。要把與“本人專治的學問關系密切的科目”,作為重點閱讀的內容;要多讀一些傳記書,這其中不僅包括人物傳記,而且還包括學術回憶和學人日記。讀這樣的書,知道一位學者如何成就,其知識和素養(yǎng)如何養(yǎng)成,這樣隨他學去,便可使治學精神日益提升,治學方法日臻完善。此外,還要廣泛閱讀“課外書”,這樣既可以勞逸結合,也可以博采眾長。對于這類書,研究者只要“知養(yǎng)生”“知體道”,就一定能夠讀出它的妙處來。

第二項是訓練。黨史研究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通過勤學和苦練,來鍛煉從事學術研究必須具備的各項能力。 一是學術觀察力,要盡早劃定觀察范圍,努力進入歷史情境,多下一番洗練功夫,做到見多識廣、讀書得間。二是文字表達力,須知文字是無聲的語言,要養(yǎng)成用筆說話的習慣,做到落筆驚人、言之有物。三是邏輯思辨力,學會變“滿盤珠玉”為“一線穿珠”,使紛繁的材料條理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四是歷史想象力,即在歷史事實基礎上,運用先驗的知識,而不是任意的幻想,去構造過去歷史的真實圖景。黨史研究者若是都能如此思考問題,就再也不用擔心會像叫花子一樣,去討人家的殘羹冷炙了。

第三項是選題。圍繞選題而讀書寫作,是許多黨史研究者成長的一條必由之路。黨史研究者都須過選題這道關,并把握好從選題到學問的環(huán)節(jié)。在具體過程中,研究者一方面要遵守規(guī)則,掌握必要的方法,正確處理具體問題與抽象問題、宏觀問題與微觀問題、靜態(tài)研究與動態(tài)觀察、老舊題目與新興話題的關系。另一方面,還要關注選題過程中一些重要的細節(jié)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進入研究的境界。除此之外,文章體裁問題也很重要。就黨史文章來說,除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以外,還有會議文章、紀念文章、黨史札記等類型。它們雖也有相同之處,但在題材性質和表達方式上卻大不一樣。這也是我們選題作文時需要關注的問題。

第四項是史料。在黨史研究中,史料處于基礎性地位。黨史研究者不僅要知曉史料的來源與類型,而且還要掌握搜集、考證和整理史料的一整套方法。此外,在具體研究中,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解讀史料。黨史研究者不僅要學會運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一般方法,而且還需掌握“歷史鉤沉法”“剝繭抽絲法”“通盤聯(lián)絡法”等特殊方法。當然,如何運用史料,也是史學研究中的一個核心問題。因為從證據(jù)到證據(jù)鏈,還有一個“珠聯(lián)璧合”的過程。就黨史研究而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我們還需把握諸如重視“一手資料”、善用“消極史料”、不要“斷章取義”、規(guī)范引文和注釋等一些細節(jié)問題。這也是史料工作中必須關注的事項。

第五項是立論。在黨史研究中,既要堅持論從史出,也要堅持史論結合,前者側重于立論的原則和程序,而后者側重于立論的方法和樣式。二者體現(xiàn)的是理論與史實、觀點與材料間的內在聯(lián)系。此外,在黨史書寫中,還要講究夾敘夾議。其實質就是敘中有議,看似敘事,實在議論;議中有敘,好像在講道理,但講的又都是事實。這要求研究者具有很高的技藝和水平。比如,如何先敘后議,怎樣先議后敘;再如,敘議貴夾,但是“夾”在何處?這些都是黨史研究者在立論中應當關注的地方。

說書唱戲勸人方,三條大路走中央。我是很喜歡聽別人講道理的,只是不太愿意聽人家講大道理,因為這里邊保不齊會有許多大而空的套話。這可能也是大多數(shù)讀者的看法,所以我寫這部書是懷有戒心的,總擔心寫出的是一些正確而無用的廢話。司馬遷說:孔子《春秋》之所以作,是“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這一點我是牢記于心的,因此在寫作中,總是想著怎樣才能“見之于行事”。所以在這部書中,我寧愿少一點大道的空靈,多一點泥土的氣息,讓讀者看到更多田間地頭的勞作,看到更多實際行動的過程。

當然,這也許是我的一廂情愿。何況這里面的文章與想法,有許多還是沒有成熟的,似乎并沒有出版給人看的價值??墒窃僖幌胍膊槐M然,因為出書的目的本不在于宣傳,去教訓說服人,只是想把自己的意思說給人聽,無論是刻板也好,還是偏激也罷,人家看后可以大概了解作者何許人也,知道這個人如何讀書、怎樣走路,以及在千辛萬苦中才收獲這一點淺薄的知識,那就已經足夠了。除此之外,對于這部書,我本來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請人作一篇序言,裝點一下陋室的門面,以便讓蓬蓽加增一點光輝。但最終作罷了,因為自己路還是要自己走,自己夢還是要自己圓,所以才自己動手作這篇短序,且作為陋室的指引。

最后,我再說明一點,本書寫作態(tài)度自然是認真的,但作者知識卻是很有限的。說得更直白一點,求知的心固然很深,但得道的畢竟很少。因此,萬一有讀者看重我,要來鞭策我,我當然硬著頭皮接受,同時心里倒是萬分感激的。所以本書出版以后,希望在讀者能多方指教,在作者亦不敢不加勉也。

周良書

2021年仲春

名家推薦

學問有道,重在基礎。問學有徑,要在指引。愿這本累月經年集腋成裘之作,能為求學問道者指點迷津,成為中共黨史熱心研習者的良師益友。

——李捷 中國史學會會長

《黨史書談》是一部專門探討中共黨史閱讀與寫作方法論的書,作者在書中提出不少獨到的見解。我認為黨史研究者很有必要閱讀這本書。

——王炳林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

編輯推薦

《黨史書談》是作者在講授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課的基礎上寫成,不僅有作者的學術思考和讀書心得,還有在閱讀和寫作方面的答疑解惑;記錄一位學者在學術研究的道路上摸爬滾打、甘苦求索的歷程。

全書有著清晰的邏輯遞進關系:先談怎么讀,再談怎么練(即積累寫作的能力),最后談怎么寫(選題—史料—立論),綱舉目張,真正教會讀者如何閱讀與寫作。

適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共黨史黨建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方法論與論文寫作”“中共黨史學理論與方法”等課程師生。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